報告時間:2025年9月24日(星期三)15:30
報告地點:翡翠湖校區大數據中心報告廳
報 告 人:張晗 特聘教授
工作單位:深圳大學
舉辦單位:物理學院
報告簡介:
針對電子計算能耗墻、內存墻等瓶頸,本研究提出基于黑磷各向異性光電特性的激光驅動光子神經網絡架構革新方案,實現能效與智能雙突破:1、動態存算一體:利用黑磷層數可調帶隙特性(0.3-2.0 eV),提出激光誘導光致熒光動態調控機制,建全光推理架構,指紋識別準確率96.34%;2、聯結學學習神經網絡計算:通過雙光子聚合效應模擬 STDP 學習規則,結合激光時序調控實現類腦條件反射驗證,模式識別率 >97%;3、跨模態低功耗計算:基于應力發光特性,構建激光-機械跨模態感知-決策系統,手勢識別能耗趨零(<1nW);4、超快光邏輯門陣列:利用黑磷非線性克爾效應,開發七種激光驅動光邏輯門(延遲 <100ps,能耗 <10fJ/OP)等。構建了從材料物性調控到智能光芯片集成的全鏈條創新體系,相關成果獲廣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未來將重點突破高密度光子集成、動態權重重構算法及多模態感知融合,為我國光計算芯片自主可控提供核心支撐。
報告人簡介:
張晗,深圳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光學學會會士(OSA Fellow)。長期致力于新型光電器件研究,主持科技部重點研發、基金委重點、國防重點等國家級項目10余項。在 Nature Photonics、PNAS、National Science Review 等頂刊發表論文 >100 篇,總引用 >10 萬次,H 指數 180。首屆基金委“優青”(2012,全國最年輕獲得者)、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獲得廣東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廣東省丁穎科技獎、廣東省青年科技獎、廣東省五四青年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獎等(省部級科技獎7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