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時間:2025年10月06日(星期一)9:00-12:00
報告地點:翡翠湖校區(qū)建藝館負一層報告廳
舉辦單位:建筑與藝術學院
學術報告信息(一)
報告題目:建筑教育及創(chuàng)作思考淺談
報 告 人:王紹森 教授
工作單位:廈門大學
報告簡介:
該講座將以《建筑教育及創(chuàng)作思考淺談》為題,結合其豐富的教學、科研與創(chuàng)作實踐,分享對建筑教育與設計創(chuàng)新的獨到見解與深刻思考。
報告人簡介:
王紹森,廈門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廈門大學南強重點崗位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院長。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當代中國百名建筑師,中國青年建筑師獎獲得者,中國建筑教育獎獲得者,亞洲文化協會青年建筑師獎獲得者,首屆福建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2011)。中國建筑學會資深會員、當代中國建筑創(chuàng)作論壇組委會執(zhí)行委員、中國APEC建筑師、中國住建部綠色建筑標識專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中心福建項目合作項目負責人。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福建省軟科學項目2項;發(fā)表論文50余篇,出版著作10余本。
學術報告信息(二)
報告題目:為了解決問題
報 告 人:曹亮功 教授級高級建筑師
工作單位:北京淡士倫建筑師事務所
報告簡介:
該講座將以“為了解決問題”為題,分享其百余項重大工程(如燕山大學、海口火車站等)背后的實踐智慧與創(chuàng)新思考。
報告人簡介:
曹亮功,北京淡士倫建筑師事務所董事長,當代中國百名建筑師,中國建筑教育特別獎獲得者,世界華人建筑師協會常務理事。曾任機械設計總院副院長、總建筑師、中元國際設計研究院第一任首席建筑師?,F任中元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建筑師,全國建筑學專業(yè)教育評估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教育與職業(yè)工作委員會委員、建筑理論與創(chuàng)作委員會委員。任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北京工業(yè)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合肥工業(yè)大學、華僑大學兼職教授。完成重大工程設計百余項,如燕山大學,安徽省人大辦公樓、??诨疖囌?、浦東機場航空貨運站、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試驗研究樓、新疆喀什國際大酒店、新疆庫車國際酒店、海南國際工業(yè)科技園、北京中海紫金苑、北京中關村軟件園、大連海灣工業(yè)區(qū)規(guī)劃等。
學術報告信息(三)
報告題目:求理立境
報 告 人:沈中偉 教授
工作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報告簡介:
該講座將以《求理立境》為題,結合其主持的成都東站等重大項目,分享其在交通建筑與地下空間領域的理論創(chuàng)新與設計實踐,探討如何通過設計構建建筑的情境與意境。
報告人簡介:
沈中偉,西南交通大學二級教授、建筑學院院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天府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專家,重慶巴渝學者計劃講座教授,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四川省勘察設計大師。擔任中國建筑學會常務理事、地下空間學術委員會理事長,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yè)教育評估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建筑學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研究成果獲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國鐵道學會鐵道科技獎三等獎。主編《中國當代鐵路客站設計理論探索》《高鐵時代》等專著,提出軌道交通樞紐綜合體設計理論體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交通建筑與地下空間規(guī)劃、高速鐵路工程景觀,主持完成麗江火車站、成都東站等重點工程項目設計。擔任《新建筑》《中國建筑教育》雜志編委。
學術報告信息(四)
報告題目:大河之北是故鄉(xiāng)——談河北城市更新的創(chuàng)新與探索
報 告 人:岳欣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工作單位:河北大成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報告簡介:
該講座將以《大河之北是故鄉(xiāng)》為題,結合其深耕河北三十余年的深耕實踐,分享在河北城市更新領域的創(chuàng)新探索、一體化設計理念與故鄉(xiāng)情懷。
報告人簡介:
岳欣,河北省建筑設計大師,河北大成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建筑師,教授級工程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合肥工業(yè)大學、鐵道大學等學校碩士研究生導師。河北省工程勘察設計協會副會長、河北省城市研究會副會長、河北省專家咨詢協會副會長、中國建筑協會資深會員、中國APEC建筑師、中國建設部消防技術專家、雄安智庫專家、石家莊市委、市政府決策咨詢委委員、市人大咨詢委員會委員、石家莊拔尖人才。在設計領域深更三十余年,作品類型包括大型公建綜合體、超高層、學校、醫(yī)院、產業(yè)園、會展中心,多次獲得國際、國家及省部級獎項三十余項,并在建筑規(guī)劃、景觀、室內設計一體化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編寫學術專著五部,主持編寫了國家及地方行業(yè)標準規(guī)程及圖集二十余部,受邀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及澳門城市大學進行學術演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