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文法學院師生特別籌劃并推出大型紅色紀實類舞臺劇《三代人的守護》,該劇結合人物對話、書信朗讀、詩文朗誦、情景舞蹈等多種形式,充分運用現代聲光電技術,通過生動飽滿的舞臺形象和感人故事挖掘,再現旌德梅家三代六人精心守護馬克思銀像的經典事跡。
旌德縣梅大棟、梅大梁等梅家三代人精心守護全國唯一的馬克思銀像,2010年經專家鑒定為一級文物。2021年12月中旬,為了貼近革命場景,還原歷史經典,校區“大學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會”主要骨干和大型紅色舞臺劇《三代人的守護》創作組成員姚悅、王茜、徐海燊等13名同學,在指導教師檀江林教授帶領下,前往中共旌德縣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版書鎮龍川村、白地鎮江村進行實地調研,深度探尋銀像保護背后的真實歷史史實,為舞臺劇《三代人的守護》成功演出打下堅實基礎。
2021年12月下旬,為領悟紅色文化、體驗革命精神,《三代人的守護》創作組特別邀請宣城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二級調研員陳虎山參加座談交流會,對作品重要內容與相關細節推敲打磨,以求更加真實還原梅家三代人守護馬克思銀像的故事。
2022年1月8日,為更好發揮紅色基因在大學生活中的思想引領和育人價值,校園紅色舞臺劇《三代人的守護》制作組開展旌德實地調研成果分享。分享會專門邀請“互聯網+”國賽省賽評委兼國家級獎項獲得者凌訓延作專題輔導,并對“三代人的守護”系列作品創新創業賽事模式轉化進行策劃設計。
2022年1月15日,文法學院相關教師對大型紅色舞臺劇《三代人的守護》主要演員進行集體面試,遴選了主要角色、旁白朗誦、群眾、伴舞等演藝人員和宣傳組、道具組、燈光組、舞蹈組等工作人員50余名。
目前,劇本創作已基本完成,正在對舞臺劇角色進行培訓。寒假期間,相關師生對劇本細節進行深度打磨,增強主要演員對于角色人物的總體把控,通過優異的紀實類紅色舞臺劇形式,向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及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創建一百周年獻禮。





(王茜/文 綜合/圖 李友良/審核)
責任編輯: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