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國內區域之間競爭說到底也是人才競爭。近日,合肥市出臺服務人才發展若干政策,并開展“人才政策落實年”行動,發布人才政策“一本通”,推動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引才、育才、留才無縫銜接。放眼全國,各地圍繞人才開展的競爭持續已久。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區域發展動力正在由過去的投資驅動型向消費和創新驅動型轉變。千秋基業,人才為本;興皖之“鑰”,唯在人才。安徽發展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拉高標桿、爭創一流,奮力推動安徽跨越發展,需要我們加快人才集聚,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
留住本土優秀人才。底蘊深厚、人文薈萃的安徽,自古以來人才輩出。如何留住本地人才是當務之急。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指出:“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人才流失、人口流出問題突出”。這是客觀現實,是急需解決的現實難題,我們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并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隨著安徽經濟發展水平提高,我們要通過提高效率的辦法,來提高收入水平尤其是工資水平,調高“最低工資標準”改變安徽工資低的不良印象。安徽“雙招雙引”正如火如荼開展,既要通過招大商搭建平臺實現招才引智,還要通過既有各類主體平臺招才引智來安徽投資、創業和發展。各類主體要學會搭建人才發揮作用的大平臺,創造事業發展的大環境,積極營造尊重人才、求賢若渴的社會環境,公正平等、競爭擇優的制度環境,待遇適當、保障有力的生活環境,留住本土人才,吸引全球人才在安徽集聚,在安徽成就自己的事業理想。
加大人才發展投入。堅持黨管人才,夯實黨委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切實落實人才工作作為各級黨委關鍵工作之一的責任,真正把人才作為引領各主體發展的第一資源,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各單位、各主體各項工作中的最優先位置,大力建設安徽戰略人才力量,著力夯實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人才基礎。安徽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已經奠定了一定經濟基礎。要深刻領會人才是發展之基,投資人才發展是最有價值的投資。要全面準確認識人才的多層次性、全方位性和多樣性,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編制人才強省戰略規劃,并逐年逐層變成可以執行的人才工作計劃。要加大人才發展投入,提高人才投入效益。各類主體要明確人才發展投入資金,確保人才強省戰略不僅僅在理念上重視,還要變成“落地有聲”的切實行動方案。
全面提升人才政策。多年來,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政策,現有的人才計劃、人才工程、人才平臺較多,進入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階段,我們要根據新形勢需要對其進行全面系統化升級,既要有面向本土人才的培養使用新計劃,又要有面向全球招攬人才新政策新方案。培養使用好本土人才是基礎,是人才存量的高質量發展;面向全球招攬人才是人才集聚的新增量,是集聚發展的新生力量。做好兩者的協調統一、共進發展,考驗著各類主體領導干部的培養引進使用好人才的智慧,也是檢驗安徽人才高地政策有效性的試金石。安徽要全面提升人才政策的競爭優勢,方能實現人才強省戰略目標。
激活人才發展動力。安徽要深入謀劃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方案,積極爭取“開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綜合改革試點”。生產力的解放首先是人這一能動因素的解放,其中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是釋放這一能動因素能量的必要條件。用人主體要有用人自主權,他們最清楚什么樣的人是人才,怎樣才能留住人才、招引人才和使用好人才。建立健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完善激勵機制,真正克服“任人唯親”和“求全責備”,用人不公平是導致人才流失、缺乏干勁或活力的根源;積極推動體制機制改革、積極為人才“松綁”,讓黨政部門、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擁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權;推動民營機構完善其內部人才激勵機制,使其所擁有的各類人才能夠享受到體制內一樣的公平待遇。人才評價應由市場和用人單位去評價,黨和政府的人才評價體系要尊重用人主體的自主權和用人特殊性,不可一刀切或一個標準。全國性的人才評價不宜過多,只有人才評價類型減少,下面才不會唯“帽子”。要激勵人才面向本職崗位、面向各單位實際、面向各用人主體發展需要,而不是面向“帽子”,才能夠有利于實現人才強國戰略目標。我們要構建有利于人才成長的發展環境和平臺,各用人主體只有不斷優化人才招引的遴選機制、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和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才能夠促進各項事業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才有利于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
人才多寡、集聚速度快慢,是決定安徽未來發展的關鍵要素。安徽經濟總量突破4萬億元,進入全國第一方陣。隨著科技創新策源地的深化建設,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逐步實現,安徽既需要人才集聚,也逐漸有能力集聚人才,相信安徽人才強省戰略的實施,一定能夠強有力支撐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作者單位: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合肥工業大學基地 周彬)
原載于《安徽日報》2022年7月19日 思想周刊
原文鏈接:https://szb.ahnews.com.cn/ahrb/layout/202207/19/node_06.html#c91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