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在合肥工業大學剛剛結束不久的秋季運動會上,一塊滿是圓圈的板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圓圈里顯示著每個選手的序號和圈數。可別小看這個簡單的板,它代替了大部分人工裁判的工作——這就是所謂的芯片記圈技術。
誰說高端黑科技只能在世界大賽中見到?
在長跑時,你會不會擔心記錯圈數呢?通常,為了保證每位長跑選手都能夠跑到相應圈數,在舉辦長跑比賽時,學校會在跑道四周安排裁判人工計圈。但今年合工大的田徑運動會上,賽場上只有兩位老師負責,如此節省人力成本,最大的功臣就是這塊小小的“板”:芯片記圈。

芯片記圈技術
芯片記圈技術采用主副計時,可以減少混亂、誤判錯判。每當運動員帶著電子標簽經過跑道處計時線圈時,電子標簽實時主動發送數據給附近的讀寫器,計算機能夠實時得到運動員的有關信息,后臺系統軟件將采集到的開始時間、卡片信息與相應運動員信息對應,統計比賽情況,從而實現對跑步項目自動計時的目的。

電動計時儀
除了芯片記圈技術,合肥工業大學本次的運動會上,還用到了電動計時儀。電動計時儀又稱終點攝像計時系統,是一種能夠按照一定既定程序、賽事規則運行,自動拍攝和判讀比賽過程中的各種數據,包括全部"標的物"沖撞終點線時的高速窄縫錄像。競速類比賽過程中的各種數據,它都能自動拍攝和判讀,為賽事提供了直觀清晰的測量過程的回溯,一旦出現疑問或糾紛,可以通過過程回溯做出精確的判定和令人信服的裁決。總的來說,通過這種計時技術,不僅可以精準記錄下參賽選手的成績,還可以捕捉到選手撞終點線的瞬間影像,方便過程回溯保證比賽公正。
食堂、宿舍也用上了智能化設備
如果你以為這些黑科技只用在賽場上,那就大錯特錯,其實,在合工大的校園里,智能化的設備已經隨處可見。
去年年初,合肥工業大學正式開啟了“刷臉時代”,在兩個校區的部分宿舍樓里,學生只要往門前一站,無需鑰匙,也無需門禁卡,只要“靠臉”就能夠進入宿舍樓。據了解,不管是單獨一個人還是一群人,只要你站在識別系統范圍內,就可以被輕松識別。“如果有外來人員尾隨學生進入宿舍樓,系統就會自動識別出不在后臺信息里的陌生面孔,并發出聲光報警。”

宿舍刷臉
當學生們走出宿舍,去食堂吃飯時,也能夠享受“現代智能”的就餐體驗。以往,在食堂打飯時,總是要等食堂工作人員一個一個按下菜價再刷卡結算。而在合工大翡翠湖校區的第三食堂,學生打好飯菜,只要將餐盤放在智能結算臺上,顯示屏就會顯示出菜名和價格,之后只要刷卡付賬,就可以用餐了,整個過程用時不過短短幾秒鐘。
據悉,設備能夠實現智能結算的秘密就在一個個盛菜的碗碟里,碗碟里裝有芯片,只要將它們放在智能結算臺上,不同菜品對應的芯片就可以被識別,并計算出金額。

智能結算臺
這樣的智能結算臺不僅縮短了用餐高峰時學生排隊的時間,還避免了人工計算可能造成的菜價錯誤,大大提升了學生們的用餐體驗。
更多智能化設備將陸續在校園中投入使用
科技不斷進步,為科技發展不斷培育后備力量的大學如今也成為越來越智能化的“搖籃”,許多學校都陸續采用了更先進、更智能的技術設備對學生的學習、日常生活進行管理。
不光在合肥工業大學,此前,本網就曾經報道過,安徽大學在開學當天采用了智慧化迎新簡化報到手續,辦理入校僅需幾分鐘就可以完成。學校的網絡迎新系統——安徽大學迎新綜合服務平臺,從暑假期間就已經開放,學生只要登錄系統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導師、輔導員、宿舍安排等等信息。
此外,以前那種新生必須先到統一地點集中領卡、領鑰匙的繁雜步驟也被取代,學生和家長不必再拖著行李跑來跑去了,新生直接去到自己宿舍所在園區,在園區的設備上確認自己的信息,就可以領取宿舍鑰匙。
為了讓新生一入學就能更好適應校園生活,安徽大學還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常用地點如:食堂、銀行等,都在系統地圖中標注出來,只需要點擊導航,“路癡”也能輕松找到目的地。據了解,安徽大學目前的智能刷臉設備還在試運行階段,未來還會實現校園大門、宿舍、教學樓等地的聯動。
原載于《中安在線》2019-11-05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9/11/05/008268766.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